首页 >> 正文
《楚雄州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5-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批前公示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8-13    点击数:

为明确楚雄州城镇绿地系统顶层设计,为楚雄州城镇绿化建设提供指导,楚雄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云南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楚雄州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让公众充分了解规划内容,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现就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予以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公示日期:2025年8月12日至2025年9月10日(共30天)。

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在公示期内通过以下方式提出:

1.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至:csk3025219@163.com

2.通过信函邮寄至:云南省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楚雄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城乡设计科。

3.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请注明“楚雄州城镇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一、规划范围

根据《楚雄州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相关要求并与之相一致,本次规划范围为楚雄州行政辖区全域,包括2市8县:楚雄市、禄丰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中心城区及可纳入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指标统计的绿地范围。

二、规划期限

根据《楚雄州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相关要求并与之相一致,本次规划期限分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2025年-2030年

远期:2031年-2035年

三、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各县市自然地形条件和绿地资源,以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为标准,至规划期末各县市中心城区建成以公园绿地为主,各类绿地布置均匀,网络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山水特征明显,城林关系协调,特色鲜明的园林绿地系统,将美好环境与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将楚雄州建设成为自然、和谐、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

四、规划指标

规划以楚雄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基础,按照国家、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对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标准,对楚雄州城镇绿地系统相关指标进行量化指引。

城镇绿地系统相关指标指引

序号 分类 规划指标 指标类型

1 城市绿地率 ≥40% 导向指标

2 城市绿化覆盖率 ≥41% 底线指标

3 城市绿化乔灌占比 ≥60% 底线指标

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12 底线指标

5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85% 底线指标

6 万人拥有绿道长度(公里) ≥0.8 导向指标

7 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 ≥55% 导向指标

8 10万人拥有综合公园个数(个/10万人) ≥0.7 导向指标

9 城市林荫路覆盖率 ≥70% 底线指标

10 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 ≥77% 导向指标

11 立体绿化实施率 ≥7% 导向指标

12 绿美社区达标率 ≥45% 导向指标

13 绿美街区达标率 ≥30% 导向指标

14 绿美街道达标率 ≥30% 导向指标

15 建成区蓝绿空间占比 ≥40% 导向指标

16 防灾避险绿地设施达标率 ≥85% 导向指标

17 城市湿地保护实施率 ≥97% 导向指标

18 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率 ≥100% 导向指标

19 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保护率 ≥100% 导向指标

20 乡土适生植物应用比例 ≥80% 导向指标

注:1、本次规划各项指引指标主要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和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2号)要求,与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指标计算和考核方法不一一对应。

2、各项指引指标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和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2号)中的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取值下限进行控制。

五、规划内容

(一)州域绿地系统规划

结合楚雄州各县市城市绿地建设,以楚雄州府(楚雄市)为主核心,各县市中心城区为副核心,覆盖整个州域,形成多层次、互联互通的绿地网络体系,确保生态廊道畅通,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构建楚雄州“一心两带三屏四廊多节点”的生态空间格局。

一心——以楚雄州府(楚雄市)为核心,集中展示楚雄州绿美形象,支撑楚雄州“一品三地”建设;

两带——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和元江干热河谷地带;

三屏——依据楚雄州“三山两水”结构,在州域内形成三个生态屏障,即楚雄州北部生态屏障、东部生态屏障和南部生态屏障;

四廊——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中部水土保持廊道、东部水土保持廊道和南部水源涵养廊道;

多节点——以元谋土林、三潭瀑布、五台山、雕翎山、石羊镇、妙峰山、罗家凤山等为重要的生态景观节点。

(二)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结合楚雄州城镇分布、山水格局和州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楚雄州“一环两屏两带多点”的游憩网络体系总体格局。

一环:串联州域内21个自然保护地形成森林游憩环。

两屏:以北部乌蒙山和百草岭、南部哀牢山生态屏障为“两屏”;

两带: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红河干热河谷地带为“两带”;

多点:散状分布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为“多点”。

(三)绿地系统分类规划

根据不同人群多元化游憩需求,构建“口袋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综合公园”四级公园绿地体系,逐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目标要求,依托山水林田湖的资源本底,结合州域广袤农田区域、风景名胜区、森林和湿地公园等绿色生态、生产、游憩空间,形成“一环十点多廊”规划结构,形成区域生态公园体系。

一环——利用州域发达的交通网络系统,形成楚雄州公园体系观光游览环线。

十点——以十县市为依托,各县市积极开发和完善各自公园体系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游览节点。

多廊——及生态绿道绿廊,由州域内多条水系廊道、交通廊道组成,将州域内各类自然公园和区域绿地进行有机串联,形成州域有机的公园城市网络。

根据防护对象所处的空间区域以及土地性质确定防护绿地类型和控制范围,构建由滨水防护绿地、卫生隔离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组成的防护绿地体系;合理规划广场用地;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各类附属绿地的绿地率指标,保证居住区、单位、道路交通等用地中的绿化用地;合理确定风景游憩绿地等区域绿地控制要求。

(四)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道路绿化。提升现状道路绿化,采取密植增绿、节点填绿、见缝插绿的方式,对道路绿化带和重要节点进行提升改造,对未来将要建设的市政道路进行道路绿化树种规划,各县市根据自身不同气候特征和地理区位,打造不同特色道路绿化。

(五)树种规划。根据各县市不同的气候特点和地理区位,按照绿地系统发展的需要,确定各县市的市花市树、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

序号 县市名称 市树 市花 备注

1 楚雄市 清香木 山茶

2 禄丰市 球花石楠 月季花

3 双柏县 清香木 冬樱花

5 牟定县 黄连木 山茶

4 南华县 球花石楠 马缨花

6 姚安县 黄连木 荷花

7 大姚县 核桃 马缨花

8 永仁县 黄葛树 三角梅

9 元谋县 凤凰木 三角梅

10 武定县 头状四照花 牡丹

序号 县市名称 基调树种推荐

1 楚雄市 大青树、黄连木、茶梅、广玉兰、桂花、南洋杉、香樟、喜树、红花木莲、石榴

2 禄丰市 天竺桂、香樟、黄连木、紫薇、滇朴、花石楠、蓝花楹、肋果茶

3 双柏县 黄连木、清香木、云南樟、滇润楠、复羽叶栾树、球花石楠、四照花、蓝花楹、鸡冠刺桐

4 牟定县 肋果茶、四照花、滇朴、球花石楠、香樟

5 南华县 香樟、鹅掌楸、滇朴、复羽叶栾树、球花石楠、滇润楠、山玉兰

6 姚安县 香樟、黄连木、紫薇、球花石楠、高山榕、天竺桂、乌桕、紫玉兰

7 大姚县 香樟、天竺桂、石楠、黄连木、清香木、滇润楠、桂花、复羽叶栾树

8 永仁县 油橄榄、木棉、红花羊蹄甲、鸡冠刺桐、余甘子、芒果、高山榕、黄葛树、橡皮树、银合欢、红椿、加拿利海枣

9 元谋县 香樟、凤凰木、木棉、高山榕、黄葛树、楝树

10 武定县 含笑、头状四照花、香樟、滇润楠

序号 县市名称 骨干树种推荐

1 楚雄市 侧柏、银杏、垂叶榕、清香木、滇润楠、火棘、云南樱花、紫薇、鸡爪槭、滇朴

2 禄丰市 滇润楠、清香木、云南樱花、桂花、银杏、广玉兰、蒲葵、女贞、石楠、栾树、乌桕、无患子、冬樱、雪松

3 双柏县 云南樱花、云南樟、黄连木、多花含笑、马缨花、茶花、乌桕、石楠、棕榈、大叶榕、云南松、凤凰木、悬铃木、清香木、滇朴、蓝花楹、四照花、天竺桂

4 牟定县 小叶榕、蓝花楹、树状月季、红花继木、垂柳

5 南华县 云南樟、广玉兰、三秋悬铃木、冬樱花、重阳木、香叶树、清香木、云南含笑、枫香、云南桂花

6 姚安县 滇朴、黄连木、清香木、云南樱花、榕树、乌桕、球花石楠

7 大姚县 云南樱花、滇朴、红花木莲、乌桕、云南松、垂柳、核桃、马缨花、球花石楠、香樟、小叶榕、天竺桂

8 永仁县 南洋杉、红花高盆樱桃、凤凰木、大丝葵、棕榈、假槟榔、黄槐决明、龙抓槐、青枣、蓝花楹、枇杷、黄连木、垂叶榕、竹叶榕、阴香

9 元谋县 高山榕、黄葛树、楝树、凤凰木、蒲葵、香樟

10 武定县 云南松、雪松、冲天柏、云南樟、桂花、石楠、杜英、月季、垂柳、池杉、朴树、银杏、滇合欢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立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保护基地,系统开展乡土生物资源调查,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措施,以就地保护为根本途径,增加乡土物种利用,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加强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的保护,科学构建植物群落与乡土典型植被,提高州域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

(七)防灾避险绿地规划。遵循以人为本、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将楚雄州城市绿地分为短期避险绿地和紧急避险绿地,明确各类防灾避险绿地设施配置要求。构建由州域主要交通路网构成的救灾通道和应急疏散通道,连接各县市主要对外交通,形成救援疏散体系,严格控制道路两侧管控区域与建筑红线,保障救灾通道畅通无阻。

(八)近期建设规划

州域:加快州域重要生态斑块以及生态廊道建设,构筑州域生态网络空间结构,有效保护州域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保护生态斑块,形成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打造各类休闲游憩公园。

城区:加快各县市城市绿地建设,结合老城区改造更新,按照“增绿化,增景观”的原则,统筹各项建设和绿地布局,增加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率,完善公园绿地配套设施,改善公园品质,统筹城区各类公园绿地布局,有效提高“500米见园”的覆盖率。

规划全州近期各县市城区绿地系统重点建设项目共计54个,总投资估算约248129.00万元。

上一条:楚雄州普通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定价成本评估测算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下一条: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2025年1月2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35号公布  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打印】  【关闭